其实,透射稿适配器的原理很简单,就是用一个光源来替代扫描仪原来的上盖,把扫描光源由稿件下方移到稿件上方,让透射过稿件的光线经过镜头和数个反射镜成像在CCD表面。根据光源的类型和扫描方式不同,透射稿适配器又可以分为光源移动式和光源固定式两种。前者厚重的的上盖像是一个倒扣的扫描仪,扫描透射片时,透射稿适配器中的灯管通过扫描仪与下面的成像部件同步运行,一起扫过整个幅面,获得透射光图像。在这个过程中,平台式扫描仪中原有的光源不会发光,以免透射稿表面的反光影响扫描效果。而固定式的透射稿适配器就像一个发出均匀光线的小日光灯,仅仅照亮整个扫描区域,让成像部分读取透射稿的信息。以Microtek的LightLid透射扫描设备为例,它的结构非常简单,没有传动部件,包含两根冷阴极灯管,分别位于左右两侧,通过下面的白色材料使得它们发出的光线均匀分布。
相比反射稿扫描,透射稿件扫描对扫描设备的要求比较苛刻。首先,透射稿件的一个特点是对扫描设备的分辨率要求颇高。以透射稿中最为常见的35毫米底片为例,它的图像面积非常小,只有36mm×24mm,所以信息密度很高。要想把它打印成A4幅面,相当于放大8倍,这就要求扫描仪具有相当高的光学分辨率,所以至少要求扫描仪的分辨率在600×1200dpi以上。
其次,透射稿件的密度范围大,也就是图像的亮部和暗部对比非常强。特别是反转片。一台扫描仪能够分辨的明暗范围,用最亮处到最暗处的对数值之差作为衡量指标。扫描仪的色彩位数越高,能反映的明暗层次就越多,动态范围也越大,在常见的透射稿件中,彩色负片的密度范围较小,使用24位或30位的扫描仪也可以凑合;而彩色反转片一定要36位以上的扫描仪。事实上,最好扫描仪色阶在42bit以上。
如果具备了进行透扫的基本硬件条件后,就要准备以下他重要物件:
1、即将要扫描的透射稿件,如照相底片、反转片(幻灯片、X光片等)。
2、一面镜子,皮夹大小就行;如果有框,要先去掉。这是我认为代替透射光源的最简单的东东,将扫描仪自身的光源经过镜面反射后的光来对透射稿进行显像。该“创意”是我在了解了透射稿适配器的原理后立马想到的,应该属于天才儿童的范畴吧!
3、一张深色不反光不透光的纸,黑色最好,厚度不要超过练习本的纸,中间要事先挖一个底片中图像大小的洞,外框可宽些。因为通常我们扫描的底片面积要小于反射镜面的宽度,扫描时稿件旁边也会有光线透射过来,这些杂光射入传感器后将影响扫描图像的清晰度、色彩,导致反差劣化。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有与各种胶片尺寸相应的片框,在扫描时可以遮挡住画面旁边的区域,保证良好的图像效果。
4、一片白色透光、材质均匀(重要)且平整的塑料片(当时我用的是冲印照相反转片(负片没有)时夹底片的塑料袋里垫的一片白色塑料片;如果没有可以试试用夹底片袋、薄的塑料袋或毛玻璃等,目的很简单,就是将镜面反射的光线弄弱一点,否则扫出来的东西……
接下来就是扫描过程,其实很简单,主要注意物件摆放的次序和整齐(见图):
1.将底片放在扫描仪玻璃板上
2.将深色的纸覆盖在底片上,事先挖的洞中露出底片
3.将白色塑料片盖住露出的底片
4.最后盖上镜子
5.合上扫描仪的盖子开始扫描
注意事项:
1.扫描前将扫描仪的玻璃板擦干净,否则出来的图像会有很多的黑白点和线(其实是灰尘)
2.要扫描的底片要摆放在扫描起始线的中央,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由于光学透镜导致的失真
3.扫描时扫描仪上盖要压紧,特别是CIS结构的。注意不要压碎玻璃板(好像又是废话)
4.扫描时将扫描软件中的介质改为透射(正片或负片)
5.如果有空或经常扫描,可以将以作成像集邮册一样的夹子,以后扫描时只要将底片插进去就可以了
6.透射扫描时的像素一定要比反射稿高,因为底片本身小,且粒子很细,一张35mm底片以300 dpi扫描到电脑中,不过才413×272大小而已。但如果以600dpi扫描的话,就能得到827×543的影像
7.扫描后的图像经过PhotoShop或PhotoImpact等软件的处理,效果会更好
8.此法扫描后的图像质量肯定不如专业的透射扫描仪(即使我的X12ELU也一样),但如果能在细节上把握好,扫描出的图像还是会令你感到惊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