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168 博主观察】2010年耗材市场的最热门话题是什么?答案是:兼容耗材是好是坏?
此话题并不新鲜。从本人听说之日到如今,已经有7个年头。虽然已经过去7年,但这个话题始终牢牢占据着耗材市场热门话题的第一名。相比动不动就“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各种排行榜,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但,奇迹的诞生除了说明大家对此话题的关心之外,还侧面说明一点:都7年了,怎么兼容耗材那点事还没搬上台面?
兼容耗材:其实我也不想这样
兼容耗材的厂商一定天天惦记着抢占市场、和原装平起平坐、弄死假冒。可惜很遗憾,就这么点小愿望,7年了,不仅没有达到,还时不时被人拿去和假冒伪劣做比较。不是兼容耗材不努力,实在是有些硬件,不是说说,就能达到的。
尽管全球90%以上的色带、70%-80%的兼容墨盒、30%的兼容激光鼓粉盒组件在中国制造,但令人遗憾的是如此繁荣的制造市场与之相对应的却是虚弱的创造力。在耗材专利的统计中,国内生产的兼容耗材,在数量上,要落后原装接近两万条(最新统计的数字也许更多)。这不仅仅只是一个数字,更表明,在耗材生产、研发的技术上,国内兼容耗材和国际品牌的差距还很明显。
2007年3月1日,被称为中国版RHOS的《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正式执行,给只顾眼前利益,无视环境保护的电子生产企业套上了“紧箍咒”,也为那些一直坚持绿色环保和社会责任的企业提供了公平竞争的舞台。
突然说这个,大家可能会觉得有点突兀。可是,当你知道国内兼容耗材,绝大多数都是采用回收已经用过的原装耗材重新灌装的时候,又会有什么想法呢?而《电子信息产品污染防治管理办法》所指出的铅、汞、镉、六元铬、聚溴二苯醚和聚溴联苯等6种有害物质的测试标准,就是限制兼容耗材品牌的泛滥和制作流程的粗糙。
而反观我们天天喊贵的原装耗材,其表现在条例下又是如何呢?在《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要求的标准中,原装耗材集体过关。因为在很早之前,原装耗材就已经开始重视生产、技术以及环保等流程的要求。虽然在价格上,原装耗材从没主动“亲民”,但在关乎生产和关乎环境的问题上,原装耗材也从没含糊过。
这么说,似乎显示笔者有明显的倾向,但,在众多事实面前,我、你、所有人,都不得不去反思:如何才能让耗材产业走上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