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毁长城 兼容耗材不堪的生意经
上文已经提及,兼容耗材的生产,多靠回收废旧的原装耗材进行再灌装生产。这本身,就已经让打印质量打了折。
比如大家最常用的墨盒。原装墨盒都是设计成一次性使用的,具有相当良好的气密性。如果往已经使用过的墨盒里面灌注墨水,就肯定会破坏这种气密性,墨水不宜长期在空中暴露,一则损失墨水,二则干涸的墨粒容易造成打印头堵塞,打印机的众多故障也由此而产生。虽然有些时候,可以通过灌装进行二次生产,但就输出质量而言,已经难获保障。
可不这样做又能如何?单就打印的核心技术而言,国内耗材厂商尚不完全具备对抗惠普、佳能、爱普生们的实力。例如,墨水的防光技术、抗氧化技术、防潮技术,至今,在某人见过的所有兼容耗材中,尚没有一家能做到。至于节能环保,则更多依靠理论上的依据,例如回收可以提高重复利用率等等。可回收也是需要清洗的,多余的废墨和废粉又将排往何处呢?我们不能指望乃至希望,街边摆摊回收废旧硒鼓墨盒的小贩,能发挥人文精神,主动清理。那么回收大量废旧耗材的厂商,只能自己解决清理的问题。
但每年,但是回收清洗一项的投入,就多的惊人。说到这里,需要一组真实的数字,方能明白这其中带来的震撼(以市场销售量第一的惠普为例):
·亚太和日本地区回收计划:在11个国家和地区设立200,000多个客户联络点,其中包括10,000个大企业和公共事业用户、200,000个中小型企业用户和20,000个消费者收集点。
·闭环回收处理:将使用70%到100%的可回收塑料来制造新惠普打印墨盒,实现从日常塑料瓶到高科技惠普墨盒的突破。
·在亚太和日本地区减少使用大约168万公斤的包装材料:新设计的激光打印机硒鼓减少使用40%-45%的包装材料(按照重量计算)。
·节约能耗:改良的“低熔点”黑白碳粉和球形黑白碳粉能提供高质量打印,同时让消费者每打印一张纸即可节约10%-15%的打印系统能耗。
惠普回收计划
·回收:惠普地球伙伴回收计划——目前在亚太地区11个国家/地区(澳大利亚、中国、香港、印度、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西兰、新加坡、泰国和台湾)设置200,000多个联络点:10,000个大企业和公共事业用户、200,000个中小型企业用户和20,000个消费者收集点,惠普地球伙伴回收服务通过便利的方式来回收任何品牌的电脑设备及惠普打印耗材。针对惠普打印耗材的惠普地球伙伴回收计划从1992年开始就在亚太地区实施。
·惠普提供便利的回收点,客户可以把用完的硒鼓丢弃到那里进行回收。
·对于打印量大的客户,例如企业客户,惠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上门回收用完的硒鼓。开发了史上第一个闭环塑料回收系统,把用过回收塑料融入到新的原装惠普打印墨盒的制造中。至今为止,惠普已经使用这个流程制造了7亿6千万个墨盒。
·新设计的激光打印机硒鼓包装
惠普新设计的激光打印机硒鼓包装少使用40-45%的包装材料(按照重量计算)。小包装盒可以提高30%的运输效率,标准运输托盘现在可以运203个硒鼓,而之前只能运144个。此外,零售商使用新包装还能节约30%多的库存空间。
在亚太地区,惠普新设计的硒鼓包装于2007年减少了估计约160万公斤的温室气体(CO2)排放。
如果只是从数字的角度来讲,是不是很惊讶?对于世界500强的惠普尚且如此,对于路边摆摊回收再灌装的耗材,我们又能对其的节能、打印技术和环保有多少信心呢?恐怕不是很多。
说了这些,似乎大家也开始明白,兼容耗材之所以到现在还没有彻底走上台面,关键的问题还在于自己。由于目前国内尚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则来确定耗材生产的标准,因此,众多国内耗材厂商,就像淘气的小孩,法令不出,就我行我素。结果最后受伤害的,还是自己、民众和环境。
所以,兼容耗材难以被接受,归根结底问题还在自我。缺乏技术和底蕴固然可以理解,但以此为由就为自己大开方便之门,并不惜以环境和用户利益作为代价,就难免有些过火。因此,兼容耗材要想让自己真的为市场所兼容,最重要的,还是要反省自我,寻找正确的出路,规范生产流程和注重社会责任感,才是正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