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 168 资讯]跟吴诗辉约的采访时间,是这个2011年冬天里比较冷的一天,有点阴霾,记者一路驾车绕了北京的半个三环,才到达亮马河大厦会议中心,一路灰蒙,看不见阳光。
对于年初还是投资第一大热门领域的电子商务概念而言,也正应了当下这个季节的关键词——“寒”。
随着凡客诚品(微博)、拉手IPO的延迟,西米网、抢鲜网、呼哈网等垂直B2C网站的倒闭和陷入窘况以及乐淘网(微博)CEO毕胜高调抛出的“入错行”的悲鸣……时至年底,昔日甚嚣尘上的电子商务仿佛真的进入了行业冬天。
就在“冬天论”铺天盖地的时候,有着“互联网第一男装品牌”之称的斯波帝卡掌门人吴诗辉,给记者的第一印象,却是阳光满面,可能由于是南方人的原因,他穿的不多,仅一套自家品牌——斯波帝卡的商务休闲西装,聊到开心处,不忘向我们推介:“这是我们的潮商务系列的产品,专门为那些刚上班的白领准备的,也不贵,1000多元,让他们既能承受,也不掉面子……”
“从我们自身的经营状况及所能看到的前景来看,我是不认同电子商务冬天论的,那只是部分电子商务形态的冬天,不能代表全部。”吴诗辉按照背景和商业模式,将电子商务分为模式型电商和实业型电商两种,“那种喊叫‘冬天’的多数是模式电商,他们以融资和圈钱为目的,把电商做成一种平台或模式,这好像是‘抱养的女儿’,一开始就是用作筹码来谈判和嫁出去。”
吴诗辉告诉记者,斯波帝卡所坚持的实业型电商,与前者最大的区别,就是掌控生产环节,不受第三方供货商制约,具有更大的抗风险能力。“对我们而言,电子商务只是销售模式之一,即使出现问题,因为有多年的实业积累和产业链条支撑,也不会伤筋动骨。”
吴诗辉的话似乎有点过于自信,但从后面的讲述中,记者了解到他颇为传奇的创业经历以及扎实的实业道路,也开始为他的信心而感染。
从外而内,转“危”为“机”
“在电商之前,我已经做了10年的外贸出口。”吴诗辉告诉记者,1999年底,自己就开始做服装的OEM(代工),当时的客户包括国内大的品牌像劲霸、七匹狼等等,2002年就开始直接做国外的订单,随后几年主要做一些意大利的世界名牌。
“创业其实也是很偶然的机会,我之前是在意大利一家在厦门的企业里工作,当时也是负责生产营销,后来我一个同学是做印染厂的,约我一起出来创业,我们就开始干了。”但做了一两年后,吴诗辉的这个同学觉得做服装还是挺累的,就退出了。
“之后,没想到外贸发展得很快,2005年我在老家就买了一块地,盖了厂房,当时是雄心勃勃,想做三五千人的工厂。”可以想象当时吴诗辉的兴奋心情。
等到2006年新工厂开始投产,2007年完成了磨合,准备大干一场的吴诗辉,遇上了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
“当时的压力真的是很大,订单量减少,已经出口到国外的订单,也因为有些客人无力提货或者是恶意不提货,损失惨重。”外贸市场的萎靡并没有让吴诗辉灰心,这个时候转“危”为“机”的思考就变得顺理成章——从外贸转内销。有质量上乘、价格便宜的好衣服,为什么不卖给国内的消费者呢?
实际上,在金融危机之前,大概是2007年的时候,吴诗辉就开始做“斯波帝卡”的内销品牌。
“我不是因为金融危机才想去做一个品牌,而是觉得完成了外贸的原始积累以后,就想做自己的品牌。”吴诗辉多年外贸的经历告诉他,外贸这个东西非常受制于人,订单价格没有最低、只有更低,代工其实是一件非常被动的事情。
但是,做自己的品牌,听起来很美好,实际操作却非常艰难。2007年,吴诗辉的斯波帝卡从实体店开始起步,但由于店铺所在是一个新起的商圈,没什么人流,开了两三个月,被迫关门。